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穿成三個反派崽子的後娘怎麼辦

正文 第60章 她又不是聖母

  把事情哭訴了一遍。

  王老頭的臉色更陰暗了。

  “你是說,圍觀的鄉親們都沒有一個人出來,幫咱們家逮那兩個小崽子?

  “是啊!
都被姜氏的銀錢給蒙了心啊!
讓二寶那個狗崽子幾得意哦,掀了我們家兩間屋的屋頂,才賠了七文錢,大家都見死不救,我拿五個雞蛋請人都請不動,都怕姜氏不要他們家人去幹活了,老頭子,王家村的人勢利眼,沒王法了……”

  哭到一半,又問王老頭他們,“你們去山裡砍樹砍得怎麼樣了?
怎麼衣服都破了?
臉上還受了傷?

  可不是嘛。

  王老頭與王老二兩人被打得鼻青眼腫的,幾個孫子們身上也都是破破爛爛的,像是從樹叢堆裡滾了出來的。

  要多狼狽有多狼狽。

  王老頭臉色難看。

  還是五郎嘴快,把山上的事情快速的說了一遍。

  王劉婆子哭喪的表情都停頓了下來,老王家人上上下下都面面相觑,沒想到會鬧到這個地步。

  “哎唷,這可咋整唷!

  還是老二媳婦頭腦靈活一些。

  “爹,娘,依我說,裡正老叔不會算了的,肯定會帶人來咱們家,這都是氣頭上的,話趕話的,難免會說出一些難聽的。
要不,爹娘,還有當家的,你們幾個人去鎮上小妹那裡躲躲,避避風頭,等事情過後,人都冷靜下來了,你們再回來,你們看怎麼樣?

  王老二道,“那你們呢?
你們與孩子們?

  老二媳婦回,“我們都是婦道人家的,或者是半大的孩子們,也頂不了事,也做不了主,裡正老叔他們來了,我們就賠不是就成了,他們也不會欺負我們婦人小孩的吧,沒事的。

  王老頭覺得可行,他也是這麼想。

  這事情鬧到這個地步,是他始料未及的。

  說實在的,他也就是想吓唬吓唬姜氏一個女流,壞她的事,沒想到捅了這麼大的簍子,馬蜂窩了。

  “老婆子,老二,收拾東西,我們先去避幾天。

  “好。

  幾人慌張得去收東西了。

  老三媳婦在人群裡反複找了幾圈,“爹,二哥,我家當家的呢?
人呢?
不是一起去的嗎?

  王老頭腳步一頓,随口道,“在後面。

  現在顧不上這個兒子了。

  幾人快速的收拾了東西,當即就從後面出去了。

  ***

  姜蓮珠從山裡頭回去之後,還是加緊熬她的秋梨膏。

  沒有法子,隻能她自己來。

  大寶二寶在家裡看家,看得毫無話說,啥東西都在,啥亂子也沒有出。

  等姜蓮珠回來,一切還是有條不紊的,知道了山上發生的事情之後,二寶撒腿就往老王家的方向跑。

  去看裡正爺爺他們去治老王家。

  沒過一會兒,二寶回來彙報,說王老頭兩老夫妻,還有王老二他們都跑了。

  隻剩下王老三被燒得七暈八素,擡去鎮上找大夫去了。

  一句話,老王家沒頂事的人在,這件事暫時先放着了。

  姜蓮珠也沒有多關心,他們逃出去了,不來她眼前鬧事,她更清靜一些。

  唯有兩個崽子有些氣憤,讓他們這樣跑了。

  二寶氣恨恨的,“跑得了和尚,跑不了廟,有本事永遠不回來,遲早一天要回來的,裡正爺爺說了,一定要把他們全家人都趕出村子裡去。

  大寶倒是沒有那麼顯情緒,“哪怕不趕他們,村裡人也容不下他們,他們在村裡也沒臉呆了,惹了衆怒了。

  之後的幾天時間,在姜家做工的人,來賣梨子的人,人人都罵老王家的人。

  老王家的其它人幾天之内也不敢出門,一出門就挨罵。

  不出門也不是說就沒事,他們家經常有小孩子們來扔石頭,她們家破了屋頂的屋子内,都堆積了一層各種各樣的爛葉子,破石頭了。

  天天去老王家叫罵一波的人,層出不窮。

  那天參與老王家一起要砍樹的其它村民,都被裡正教訓了一番,個個都來向姜蓮珠賠不是。

  姜蓮珠也不受,讓他們滾遠點,以後别礙她的眼就成了。

  他們要賠不是的,可不止她一個人,要賠就向全村的人都賠。

  當然,别人原諒他們,她也不會輕易原諒。

  她又不是聖母,若是像第一次,趙婆子為賣梨子,果斷給她們母子跪下,為以往欺負她們母子的事情認錯,沒出大問題,她兒子原諒了,她也可以原諒。

  現在犯這麼大錯處了,都要放火燒山,砍樹了,實在是原諒不了。

  最後裡正重罰了他們,他們也不敢鬧妖蛾子了,他們也不是主犯,主犯跑了,從犯認錯,也算是識時務。

  那天因為老王家鬧事,姜蓮珠隻做了五百多斤秋梨膏。

  損失了上百兩銀子的收入。

  接下來幾天,好歹是風平浪靜了,沒人來搞事情了,因為這一次的砍樹燒山,衆鄉親們都自發組織了看林護林的小組織,裡正那裡組織的是發工錢的,也有不要工錢的自發組織的,為了更好的保護梨林。

  以前山林裡頭,還有狼之類傷人的野獸,現在都不見了,稍大型的動物都找不到了,别人不知道原因,姜蓮珠知道,有兩隻金雕在附近,這一帶山頭都是它們的區域範圍了。

  村裡的獵戶最近都打不到獵了,一起來山裡頭摘梨子了。

  這麼多村民都指靠着梨林,秋梨膏過活,姜蓮珠原本不想太累的,就架四口大鍋熬制秋梨膏的,可是為了這麼多村民,姜蓮珠隻能把廚房擴大了,又砌了兩口竈台起來,加大産量。

  一天可以出産一千斤以上的秋梨膏了。

  好在林記鋪子是有多少要多少,銷量不在話下。

  大寶與二寶見姜蓮珠太累,他們倆小子自發的替姜蓮珠分擔,兩人搭着凳子,站在凳子上剛好夠到竈台上面,一人負責一口鍋,熬制秋梨膏。

  剛開始不熟悉,後面越來越上手,姜蓮珠不信任别人,兩個兒子還是毫無保留的教他們熬。

  這樣,給姜蓮珠大大的減輕了壓力。

  相當于她還是負責四口鍋,新增的兩口鍋交給了大寶與二寶兩崽崽。

目錄
設置
手機
書架
書頁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