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25章 425 李卓陽的兒女,李晟和李冉
第二日開始,整個李氏醫蜀開始正常的運行了起來。
李大夫和李卓陽按時去門診室坐診。
由於花氏和華大夫一早就要回京城,帶走的人不少,遠之也跟著走,淩沙和白宴冰一早也都沒出去工作,而是幫著整理行李,伺候花氏的婆子和丫頭都各自帶走了兩個,侍衛帶走了三十個。
這樣一來,白府裡頓時就冷清了下來。
做飯的廚娘,隻留下了一個婆子和兩個丫頭,這三個人還是遠之在後院的廚房蓋起來後,去三木鎮買回來的,由宮裡的兩位嬤嬤帶著,如今做的飯菜也是色香味俱全的。
遠之走時,府裡的管家職位,暫時就讓平安管理。
淩沙和白宴冰也帶著白軒和青黛一起把一行人送出了五木鎮西鎮口。
之後,兩個人才各自分開,白宴冰去了鎮府衙,而淩沙則是回了府裡,換了男裝後從後門出去,去了醫蜀裡。
今日開始,陸續有人來看病了,淩沙到了後,就開始專心給等著的病人診病。
而六號院內,黃小義從早晨早早的來了後,一天的時間就在裡邊。
隻有飯點時,會親自去廚房給自己和李玉端飯菜。
期間,她去見了淩沙一次,淩沙囑咐她好好的學。
黃小義點頭。
李玉教了黃小義三日,三日後,他見了淩沙一次,約好臘月時,她會再來給淩沙紮一次針。
淩沙說了感謝的話,詢問她離開的時候,這具身體怎麽辦?
李玉擺手,有人會幫她處理,這個事情不用淩沙操心。
淩沙無奈,點頭,親眼目送師祖消失在了房間內。
之後,淩沙吩咐繼續封了六號院,不對外開放。
青黛和黃小義親手收拾的,也是親自鎖好的門。
接下來的日子,黃小義一邊管理著醫蜀內,一邊的練習消化李玉教她的東西,她重新把李氏醫蜀周圍的護院陣法修整了一次,使得人們從外面看李氏醫蜀內,就是一片鬱鬱蔥蔥的樹林,而一般的武林高手想要從外面跳入院內,也找不到圍牆。
淩沙和白宴冰晚上親自去試過,確實是想進入卻無門,他們能夠進入的,就是一個門廳,一個大門,這樣,淩沙徹底的放心了下來。
李大夫和李卓陽也徹底的決定以後在李氏醫蜀坐診了,村子裡的小診所也不開了,村人裡生病的,也都來這裡找他們看病。
如今,基本全村的人都已經知道李半夏神醫,就是杜家的杜淩沙,人們是怎麽都沒想到,李大夫竟然還是李氏醫門的人。
而李家人出入依舊和以前一樣,李家如今有李卓陽的爹李鶴掌管,一家人依舊是種種田,過的逍遙自在,身份爆出來,李家人也不用太遮掩了,李卓陽媳婦乾脆帶著孩子去了鎮上跟著李卓陽住在了五號院裡。
李卓陽長子李晟,六歲,也到了該啟蒙的年齡,白宴冰安排他到黃小虎所在的學館裡啟蒙。
淩沙乾脆讓李大夫搬到了四號院住,把五號院留給了李卓陽一家人居住,還專門給李大夫安排了兩個侍衛伺候。
李卓陽的夫人雲嫣兒也是識文斷字的,淩沙乾脆就讓青黛帶著她,讓她做醫蜀內的內勤掌事,等她能拿的起來時,青黛就可以做外勤掌事了,不過,她們倆都歸李晨星管。
雲氏沒想到淩沙這麽信任她,也更加的努力了,白天跟著青黛學習管事,晚上還要挑燈看書,學習更多的東西。
李大夫對於淩沙這樣關照李卓陽一家,很開心,也很欣慰。
這些年,他一直沒想過讓更多的人知道自家人的身份,家裡人也就李鶴知道,且行為也自覺謹慎一些,其他人,全憑李大夫的家規和束縛嚴格。
如今身份大白,李大夫還曾經擔心過家裡人的安全問題,尤其是李卓陽的兒女們,沒想到淩沙卻先想到了,還安排的如此妥當。
對於這些事情,他也沒有了後顧之憂,隻一心的坐診,鑽研內科的各種疾病和醫術,淩沙整理出來的那些內科書,他也每日認真的學習了起來,這樣用心起來,他的醫術又精進了不少。
李卓陽有了華大夫一個多月的教導,在婦科方面進步不少,也穩坐了婦科門診。
對於淩沙對自己老婆孩子的安排,他很感激,知道淩沙這是為了保護他們,也是為了讓他們夫妻團聚。
而雲氏在白日忙乎的時候,她們的小女兒李冉,都是花婆婆帶著的,小丫頭跟花婆婆和花伯也頗有緣,花伯乾脆在無事時,就教小丫頭開始紮馬步,練功夫。
李晟知道後,也在晚上回來醫蜀後,去求花伯,說他也想跟妹妹一起學武。
李晟是李氏的正宗後人,花伯不敢做主,去詢問了淩沙。
淩沙知道後,詫異,詢問了李卓陽的意思,李卓陽點頭,說自己沒意見,讓淩沙安排就好。
淩沙聽了後,笑了,說這兩個孩子很聰明,既然他們自己也喜歡花伯和花婆婆,那就跟著他們學吧!
十一月初一,在淩沙和李大夫的主持下,李晟和李冉兄妹二人正式拜了花伯為師,李冉還小,先以打基礎為主,而李晟已經六歲了,要打基礎和練劍法同時進行。
漸漸的,李家兄妹倆成了李氏醫蜀內的開心果,原本的橙兒,如今的李川烏卻是因為是李半夏神醫的大徒弟,已經不再有了玩鬧的時間,偶爾,淩沙會在一邊看著,讓他親自上手給病人診病,淩沙再複診,根據他開出的方子給他指導。
其實,李川烏才比李晟實際上大了三歲而已,卻隱隱已經有了一個大夫的氣勢,淩沙對這個徒弟很滿意,也全心全意的教他。
淩沙也知道橙兒未來的身份,是不可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大夫的,畢竟,花宮的少宮主,將來,還是要繼承花宮的,而橙兒能學醫術的時間也就是這三年了。
李商陸如對於川烏的真實身份還不清楚,不過對於這個小師兄的天賦,他是真的羨慕和佩服,師傅給他們倆一樣的藥方背,他才記住兩三個,而川烏,已經把幾十個藥方都記住了。
上一次,淩沙對他們倆個考核後,心裡大該也知道了要如何的教導兩個人。
對於川烏,淩沙教他的東西很多,很雜,他也都能學的進去。
而對於李商陸,卻不行,他資質一般,基礎打好的話,將來做個守成的大夫還是不成問題的。
淩沙把自己的意思和秦濟世父子倆說了,秦濟世趕緊點頭,說門主安排著教就是,他自己也知道自己兒子的資質,他爹教了十幾年還沒教成人大夫,門主如今才一個多月的時間,能找到教兒子的方法,他是感激不盡。
李商陸也知道自己記性不行,一切都聽淩沙的安排。
淩沙把李氏的藥草,藥性,藥方等醫絕的書籍全部送到了李商陸的房間,讓他每晚開始死記硬背的背書,等他把這些都背會後,白日間學習的診脈認穴位也基本差不多了,到那時,也就是他能上手給病人診脈坐診的時候。
而這個時間,淩沙給他三年的時間。
李商陸一聽,趕緊點頭答應,三年,他覺得,自己一定能記住,能完成師傅布置的任務。
對於淩沙對兩個徒弟分別對待分別教導,李大夫覺得很有趣,又覺得很有道理。
而這段時間,關於李氏醫蜀在開張之日的熱鬧,開張之日,門主李半夏親自贈送了上門送禮的江湖十大門派禮物的事情,已經在江湖上傳來了,很多人都拍大腿直呼後悔,那時候也應該帶著禮物上門的,誰能想到這李半夏這麽大方,竟然在開張之日,送出他親自配置的解毒丸?
那可是價值千金的東西,可遇不可求的,沒想到,那幾個門派竟然輕易得到了。
尤其是人字令牌,十分的讓其他門派們眼饞,這可是能救命的東西啊,整個江湖人有多少人願意拿著銀子去買一個李半夏神醫的承諾啊,沒想到,這十家竟然得到了。
一時間,那十個門派,成為了別的門派緊盯著的目標。
而那十家門派的門主,在收到使者回來的稟報,在接到那個小瓷瓶和人字令牌後,是萬分的驚喜,趕緊保存在了自家的密室裡,這東西,可是至寶啊,這可是救命的東西。
同時,這十家門主也不約而同的對門下門徒下令,但凡在自己門派境內遇到李氏醫門的人,一定要禮遇,優待。
如果遇到李半夏神醫入境了,一定要稟報給本門主,門主定會親自去見李半夏神醫。
這消息也在江湖上傳了開來。
同時傳開的消息,還有李半夏神醫答應了南華清王府的求診,於明年春天會去南華為南華清王診病,這消息很快就在南華傳了開來。
聽到這消息,南華花宮的宮主就開始暗中部署了,不管怎麽說,半夏來了南華後,他就必須得保證她不能在南華出任何的事情,那麽,花宮的人,就要暗中保護她的安全。
楚青青甚至要花胤暗中再來一趟周國,花胤不放心懷孕了的青青,才沒有出門,不過,他暗中派了上次的那個使者再去一趟李氏醫蜀,給李半夏神醫送花胤的親筆信。
另一個對李半夏答應給清王治病的消息反應比較大的人,就是南華皇帝木帝和太子木易豐。
木易豐的身體羸弱,是皇家父子倆的一塊心病,他們也曾思索著想請李氏醫門的人來給看看,卻因為兩國之間並沒什麽大的往來而沒有付諸行動。
如今,卻聽到清王竟然以十萬兩白銀的價格請動了李氏醫門的人,這皇家父子是又激動,又氣惱。
不過,他們表面上沒有任何的動作,暗地裡,卻在商量著,等神醫進入南華的邊界,派人暗中去見一見,想讓他為太子診一次脈。
對於江湖上的這些事情,淩沙並不知曉,也沒去打聽,隻開始安心的帶徒弟,給病人診病。
醫蜀內的七號院,八號院在十一月中旬,住進了兩批人,一批是從渝州城來求診的,一批是從壹木鎮來的,一個是淩沙接待的,一個是李大夫接待的,兩人一人負責一個。
淩沙的病人是個腿腳行動不便的婦人,看樣子,家境還可以,帶著一個婆子,兩個丫頭,還有專門的馬夫,夫妻二人一起來的,淩沙診脈後,確定是因為摔跤引起的腰部神經受損導緻腿腳行動不便,需要每日行針配著湯藥治療。
與他們說了治療方案後,夫妻二人答應住下來治療,淩沙也給了具體的時間,大概紮五天的針就差不多了。
每日,淩沙早晨來了後,先去給病人診脈,紮針,至於湯藥,他們住的院子裡有一個小爐竈,醫蜀裡會給他們領煎藥罐,他們自己煎藥按時按頓的喝上。
第三日,那病人的腿腳感覺能自主的行走了,等第五日紮針結束後,淩沙再一次診了脈,告訴他們情況已經好了很多,他們可以離開了,回去後,三個月之內,病人不能多走路,不能拿重物,也不能搬重東西,半年後,基本就痊愈了。
夫妻二人十分的感謝李半夏神醫,來時,婦人是被丫頭們攙扶著走路的,還腿腳感覺無力,此時,卻已經能自己行走了,隻是走一會會累。
淩沙笑著解釋,“得病一天,去病一年,治病三分,養病七分,夫人要想以後如常人,就一定得按著我說的回去將養,否則,這五日的治療,就前功盡棄了。
”
夫妻二人點頭應下,一定會照做。
原本他們來求診,也就抱著試一試的態度來的,畢竟李氏醫門門檻太高,他們不知道去了能不能得到李半夏神醫的親診,沒想到,來了後,他們說了病情後,表達了想要李半夏神醫給看看,還真的就見到了李半夏身醫,他們不知道,李半夏神醫,竟然是個這麽年輕的公子,開始時,夫妻倆還拘謹不已,幾日接觸下來,才知道神醫很隨和,性子很好,他們也敢跟神醫聊天說笑了。
辦離蜀手續時,他們本以為價錢會很貴,沒想到,住了五日的院子,價格和住客棧一樣,一點都不貴,他們那麽多人住,一天算的是五百文,還包括眾人每日的飯食,至於診病和藥錢,就更是和別的大夫一樣了,也沒有特別貴。
這一趟病看完,他們在李氏醫蜀才一共花了十兩銀子。
這一下子,夫妻二人既感動,又開心,“神醫啊,我們是真沒想到李氏醫蜀的收費和其他醫館的一樣,還以為會很貴呢,我們回去一定會好好的給李氏醫蜀宣傳美名的。
”
淩沙失笑,“呵呵,謝謝。
二位回去,記得一定要按我的囑咐保護好夫人的身體,將養半年,你們一輩子幸福。
”
“是,一定牢記神醫的囑咐。
”夫妻二人離開時,滿臉笑意,揮手告別。
這時,田喜珠和俞躍陽一起領著孩子走了進來。
看著小女孩被兩個人兩邊牽著手,在中間歪歪扭扭的走著路,淩沙輕笑,一家三口,畫面很唯美,這畫面,很溫馨。
“喜珠,你們怎麽來了?
”淩沙輕笑,迎了上去。
“上次回去,孩子好了後,我們家裡有事,就急著回去了,也沒跟你打個招呼,今日來五木鎮辦事,正好過來跟你說一聲,上次藥喝完後,孩子就再沒發燒,那顆藥丸也一直沒喝,今日過來給你送過來。
”田喜珠說著話,拿出了一個小瓷瓶,遞給淩沙。
淩沙失笑,推了回去,“你們拿著吧,這是退熱丸,大人老人發熱了後,也可以用的,直接喝或者用溫水化成藥水喝都可以。
”
田喜珠一聽,又歡歡喜喜的收了起來。
這兩個孩子,有一個會是李氏醫蜀未來的繼承人,猜猜!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