柿子作坊的那十幾把剪刀,是專用來剪柿子蒂的,作坊的婦人人手一把,禾老太太從不去禾早家的,但那次去接學堂接五寶,正好碰上盧四嬸,便跟着去裡面看了一眼,當時便被院子裡壯觀的景象所震懾住,好半晌才反應過來,也看到了院子席子上那十幾把剪刀。
這年頭,鐵打的東西都值錢,禾老太太覺得三房手太大,讓請來做活的人這樣舒服,心裡就一直不舒坦,記到了今天。
“那是剪柿子蒂哩,作坊離不了。
”禾早猜出了禾老太太的心思,便道:“這剪子值不老錢哩,她們每個人一把,誰弄丢誰賠錢,另外自己再去買一個!
”
她又瞅了瞅禾老太太手中的那把,便嘻嘻笑着問:“奶,你手裡這把挺新的啊,剛買的?
”
老宅家有兩把剪刀,刀口都鈍得不行,也舍不得去買新的,就是做衣裳裁布,好一點的布料都不敢用這剪刀剪,總要去借鄰居家的。
也虧得老宅的人一年半載的不做一回。
禾老太太愛理不理地應了一聲:“你四叔買的。
”
就又不吭聲了。
禾早眯了眼睛看她,禾夏兒掀簾子進來,便笑:“早兒,咱今個兒中午吃煎餅,留着一起吃吧。
”
所謂的煎餅,和後世煎餅果子不一樣,而是用一把可以開合的圓鐵烙,長長的手柄,放在火上,将細細的黃面用水攪勻,稠稠的,将手柄打開,在圓鐵烙上抹上一層細黃面,便放在火上翻來覆去地烤,烤熟後輕輕一揭就拿下來,圓圓的薄薄小餅,咬在嘴裡,脆生生的,像是吃鍋巴,所以有的地方也稱呼其為鍋巴。
煎餅與包子一樣,是鄉下人閑來自家做的零嘴,不能當主食,因為浪費糧食。
但這次,老宅又是買剪刀,又是烙煎餅吃,這是突然發了财?
還是禾老太太突然變大方了?
禾早眼瞅着禾老太太聽到禾夏兒邀請禾早,臉色一變,就訓斥道:“早兒還急着回去哩,你讓她留下吃啥,你烙得多不多,别不夠吃!
”
禾早暗自撇嘴,這樣的奶奶,真的不指望從她嘴裡奪下一口吃的。
禾夏兒尴尬異常,低了頭小聲說道:“我們去三嬸家,都留下吃過飯,每回路過,還總給吃的哩……我烙得夠了,夠早兒吃……”
禾老太太瞪了眼睛:“咱家能跟她家比啊,那東西再不幫着吃吃就死氣了,壞了,浪費糧食!
再說,人家給你啥好吃的了,你還念念不忘,缺心眼!
”
禾夏兒閉了嘴,很委屈地站在當下。
禾老太太瞅了禾早一眼,繼續冷哼:“要是真大方,還會借了剪刀就天天跟在屁股後面要?
假大方!
”
她嘀咕一聲。
禾早覺得自己已經忍無可忍,馬上就要爆發了。
但她還是修煉到家的,深深吸了一口氣,露出甜甜的笑:“夏兒姐,我家剪刀哩,煩你拿給我,我家急用哩。
”
禾夏兒老實,應了一聲擡腳就去拿:“我記得好像放那屋了……”
禾老太太斜瞅一眼她去的方向,不言不語,将手中的剪刀放下,開始比劃手中的細高粱杆兒。
那邊已經傳來禾夏兒的聲音:“昨個兒我還見了,咋沒了……”
禾老太太嘟哝一句:“你再細找找。
”
禾早卻已經明白是怎麼回事了,她仗着身子小靈活,突然就爬到了炕上,朝禾老太太笑了笑,拿了小炕桌上的剪刀就跑:“奶,我家急用哩啊,先用這個,等你們拿了我家的來換給你啊!
”
禾老太太還沒反應過來,她就掀了簾子往外邊竄跑了。
禾老太太惱怒地叫了一聲,急急下了炕,追了兩步,但哪裡是禾早的對手,等掀簾子早就看不到對方的身影了,恨得她直跺腳,一直罵。
禾早跑到老宅門外面,才悠閑地往家裡走。
迎面遇上大央,後者走路一瘸一拐的,臉上也挂了彩,她就皺了眉,腳步慢下來。
大央自從數伏天去繞蠍子,賺了點錢,就和村裡的幾個出了圈的少年玩在一起,以後她更常聽到對方打架、欺負同村小孩的事情。
這會兒見他這模樣,肯定是打了架才回來。
“大央哥,你又打架了?
”她一副質問的語氣。
大央望了她一眼,态度倒是還好:“揍了個人,他先動的手!
”臉上還疼着,他說話便龇牙咧嘴的,看了看禾早手中的東西:“你家去?
”
禾早應了一聲,一雙漆黑的雙目靜靜看了他。
大央一擺手:“回吧,我沒事,皮外傷!
”
禾早看着他進來老宅的門,心想,大央這段日子越發不成樣,禾老爺子咋也不管管!
回去後,她就把這事給抛到了腦後。
陳氏正等着她拿剪刀回來,中秋節,一家子都一緻決定要好好過一過,她與禾春兒便一抽空給家人做衣裳,這是最後一件了。
接了剪刀,便詫異:“這不是咱家的。
”
禾早挑了眉,沒好聲氣:“我瞅着我奶是不願意還了,我去問,她坐着動也不動,夏兒姐也找不到了,誰知道他們弄哪兒了,我便把這個拿了回來。
”
陳氏頓了頓,笑笑:“你這孩子,一點虧也吃不得哩,一把剪子,你乃不想給就不給吧,咱再去買一把。
”
她為人寬厚,凡事喜歡留一線,這些生活中的小用具不怎麼值錢,她便不願意次次與老宅搜破臉皮。
禾早便瞪大雙眼,正因為她這種态度,所以老宅的人才會越來越過分。
“娘,我奶他們就是知道你好性兒,好欺負,才會故意借了東西不還,偏偏咱總是借了她,不中你回頭問問我二奶奶,看我奶敢去借她家的東西不,借一天不還,我二奶奶就繞着咱村子走三圈罵個狗血淋頭了!
”
陳氏想到本家那位嬸子的脾性,忍不住一笑:“你奶和你二奶奶一輩子都不對付哩!
”
禾春兒做好飯送進來,聞言便點頭:“是哩,借的都是小東西,咱又不好吵不好鬧哩,傳出去人還要說咱家的不是。
”她聲音低下去:“咱奶是喜歡貪點小便宜。
”
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