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換親後,表姑娘被侯府全家寵翻了》237.第237章 三元及第(榮父)
第237章 三元及第(榮父)
建武四年,秋。
一身洗得得發白的藍色棉質長衫,身後背著一個沉甸甸的書箱。
頭上挽發的簪子是磨得發亮的木枝,後領口還能看到磨起的毛邊,腳上的鞋跟也打了補丁。
“平元啊,大娘沒別的東西,這些雞蛋你帶著!
”
“還有這件衣衫,是去年給我家鐵蛋兒做的,還隻穿了兩回,你也拿著!
”
“平元兄弟,這都是俺媳婦兒烙的餅子,你帶著吃。
”
“榮大哥,這裡雙鞋是我娘給我做的,京城這麽遠,你帶著。
”
小小的村口,男女老少,將這個年輕的書生團團圍住。
榮平元的懷裡被鄉親塞滿了東西,都是並不富裕的鄉親能拿出來的所有好東西。
一個與他有三分相似的男子將一個藍布小包放進他的手中。
“二弟,錢不多,你拿著。
”
榮平元捏了捏,藍布包裡是一些碎銀角。
他擡頭看向這個滿面蒼霜的同胞大哥,“大哥,你哪兒來的錢?
”
榮大哥抿唇一笑,“我把咱們家的地賣了。
”
榮平元眉頭微皺,“你賣地做什麽,我說了縣裡有路資。
”
榮大哥,“縣裡有路資,但你吃飯還是要錢,總不能吃喝都管人家要。
”
“你放心,我在縣裡找了個扛包的活兒,收入不比家裡種地差,還方便高兒上學堂。
”
榮平元捏緊了手中這幾塊碎銀,“大哥,我一定把咱們家的地贖回來。
”
宋大哥拍拍他的肩,“不打緊,大哥沒別的本事,就隻有一把子的力氣,你好好考,剩下的不用多想。
”
給雞蛋的大娘看了看日頭,“別耽誤了,早些走,別誤了正事兒!
”
榮平元拎著一兜子鄉親塞的吃食,坐上了老張頭兒的牛車。
“張叔,給。
”
他掏出一個銅闆遞給老張頭。
村裡的老張頭是家中少有的有牛的農戶,沒有農忙的時候,都會趕車賺點兒銅子兒補貼家用。
老張頭兒笑呵呵地將他的手推了回去。
“最後一回坐張叔的車,不收錢了,錢留著,爽爽利利得上京去。
”
榮平元的出身不高,隻是鳳陽下的一個縣。
祖祖輩輩面朝黃土的莊稼人,隻有他,自小就喜歡跟在村裡的算命老瞎子轉悠,聽他說奇門異志,五經八怪。
村裡沒有私塾,他沒有開蒙過,他在放牛的時候遇到了逃學的鄉紳少爺,小少爺扔了袋子裡的書筆紙,他如獲至寶。
這是他第一次歪歪扭扭的按照老瞎子的幡上的字比劃著寫下了‘算命’二字。
老瞎子的隔壁鄰裡見了調笑說,老瞎子什麽收徒弟了。
老瞎子雖然瞎,可是會在沙地上寫字。
每寫有一個字就會告訴他,這是什麽字。
就這樣,他在老瞎子的‘教導’下,他學會了認字寫字。
算命比種地賺錢,榮大哥乾脆讓他拜師。
此後,他成了老瞎子身邊的眼睛。
他知道,算命,不過是忽悠人的手段而已,一個絕路人的最後安慰罷了。
他長到九歲,老瞎子死了。
他又遇到了年少的時的那個少爺,少爺雇他替他去學堂,這是他第一次走進學堂。
第一次接觸五行八卦之外的書。
他幾乎過目不忘,盡管他進學堂的時候比別人晚了好幾年,他卻隻花了一年的時間,就追趕上來。
他以為他會一直拿錢替富家公子上學堂。
天不遂人願,富家少爺的爹被土匪殺了,他繼承了家裡的財富,也無人再逼迫他去讀書,富家少爺也不需要他去幫忙應付學堂先生。
榮平元抱著書依依不舍得走出了學堂,榮大哥給他尋了個糧鋪記帳的活兒。
白日裡他在糧鋪記帳,晚上偷偷溜進學堂,借著月光偷看先生的書,偶爾遇上不懂的,他直接上糧鋪隔壁的茶樓詢問聚集在這裡的書生。
靠著自己,他硬生生得學完學堂裡先生的書。
當他學無可學的時候,他第一次寫了一篇文章《問世》,他把這篇文章給了先生,算是給他偷偷看了這麽多書的一個交代。
現在看來,一篇自大狂妄到令人發笑的文。
可是先生卻滿臉驚訝,問他是從何人。
他指了指書架上的書,月光為伴,徜徉書海。
他在學堂偷學了三年。
十三歲時,先生把他引薦到了州學,此時,他這一生才是關鍵的轉折。
十九歲,他靠著縣裡的路資和村裡鄉親準備的吃食衣衫,從貧瘠的山村到繁華的燕京,站在了金碧輝煌的大殿上。
他是一無所有的榮平元,也是滿盈的榮平元。
他雖窮困,可也是一路貴人相持。
他從滿是泥濘的小山村裡來,他背負了所有人的希望。
他本是身無一物的窮小子,不論是老瞎子,還是先生,還是州學,還是村裡的大家夥兒,是這些人把他一步步托舉到了陛下的跟前。
他想要一番作為,想要回饋他人生中所遇到的所有貴人。
“誰是榮平元。
”
高台上的帝王聲音不高,卻一股無形的威壓。
跪在地上的三人,兩側的兩個人都已經人到中年,而中間的人年輕到令人側目。
中間的年輕人雙手平舉在胸前,“草民榮平元,參見陛下。
”
孟治成沒有想到這麽一篇精彩絕倫的賦是出自這個年輕人之手。
他看了眼台下的滿面意氣風發的年輕,又將目光投在手中的長卷上的最後一句,萬殊混一理,安複覺彭殤?
年紀輕輕,居然還是個狂放之人。
身上卻也難得少了朝堂老臣的油頭滑腦。
孟治成看了下手中的三份試卷,這三個人,除了這個年輕人,剩下的兩個,一個是左相焦兆國的遠房侄子,一個是太後娘家的表兄。
這些人,肚子裡有什麽蛔蟲,他怎麽還能不清楚?
兩個學富五車的貴子,一個狂妄無塵的寒子。
哼,他登基四年,這些人難道還不清楚他的脾性嗎?
孟治成將手中的長卷遞給旁邊的漕公公。
“欽定榮平元為建武四年殿闈,頭名狀元。
”
底下的幾個老臣眼皮一跳,誰也沒動,半刻後才稀稀拉拉得下跪,“恭賀陛下,喜獲麟鳳。
”
榮平元的心尖一顫,心頭突然被填充的滿滿的。
他忍著激動,“謝陛下!
”
從窮得連衣衫都穿不起的貧苦學子,到名震鳳陽的三元及第,他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。
出自謝安的《蘭亭詩·其二》,意思是萬事萬物道理都是一樣的,早死晚死沒什麽區別
麟鳳:比喻才智出眾的人
剩下的故事都是榮平元
我知道這個人很有爭議,有寶寶覺得他突破了底線就不可原諒,有的寶寶認為他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改變時局。
因為我們現在處於現代法治社會,我們從小都是受過法治教育的,所以很多寶寶對於榮父的做法情緒很高
所以,我想把榮父的前半生寫出來。
他的好不能覆蓋他的惡,但是我並不想讓人覺得榮平元是個扁平的惡人,他的好值得讚頌,他的惡也由世人唾罵
所以,看故事的寶寶心平氣和,每個人的看法都不一樣,保持自己的觀點就行了。
至於作者的看法,我也喜歡榮父,不喜歡木春,我且當他是兩個人吧。
T.T